考评公告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考评公告
银川北塔中学优秀教研组(备课组)评选制度
发布时间:2017-03-31 09:49:25   发布人:匿名   信息来源:暂无   点击次数:23399

银川北塔中学优秀教研组(备课组)评选制度

(2016年7月13日第一次教代会通过)

 

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,学校教研组和备课组的重要性日渐突出,因此,加强“以校为本”的教研制度建设迫在眉捷。作为学校教研的基本单元——备课组,既是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的实验基地,也是每一位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。为切实优化教育内涵建设,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,引导我校各教研组创特色,构筑我校优秀教师的人才高地,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,特制定本方案。 

一、评选条件 

(一)优秀教研组评选条件

1、教研队伍 

全组教师师德形象好,教研风气浓,协作意识和团体凝聚力强;教研组帮扶结对工作开展正常,年轻教师成长快;教研组长工作务实、创新,在本组内威信高。

     2、常规工作 

教研组工作学期初有计划,计划目标明确、内容有针对性和可行性;期末有总结,资料归档;教研活动开展正常,教师出勤率高,做到“三有”(有主题、有中心发言人、有发言提纲),记载详细,各种档案、资料齐全,上交及时;组内有互相听课、评课机制;教师主动配合教务处做好教案、作业批改检查工作。 

3、校本教研 

教研组建立了集体备课制度,教师间形成团结合作的教研氛围,做到互通有无、资源共享;教研组努力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,开发学生智力,培养能力,丰富知识,不断取得新成绩;在教学教研方面,多措并举,真正做到促进教师成长,促进教育教学;教研组内每期撰写教育研究(教学故事)或教学反思或教学个案研究的教师比例大。 

4、承担任务 

认真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和培训,不随意缺席或迟到早退;积极承担区、市乃至自治区级教研活动,有较多的教师在校际以上教研、培训中承担公开课、讲座、经验介绍等任务;积极组织教研组内教师参加学校各种教研活动,获得团体组织奖。 

5、教学水平 

整体课堂教学水平较高,学科教学平均成绩在银川市同类学校领先,组内教师在区、市、自治区、国家级各种教学评比中获奖多。组内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,获奖级别高、获奖篇数多;组内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,自治区、市、兴庆区、校级课题立项、结题、获奖多。发挥学生特长,在市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。 

6、特色推广 

善于总结和提炼教研组或个人教学经验,形成教学简报,在学校、兴庆区、银川市、自治区有一定影响或在课程改革实验中能探索学科评价改革,并取得初步影响或其他特色。 

(一)优秀备课组评选条件 

1、学期初,根据学校的要求制订备课组工作计划,能根据课标要求及学生实际制定教学进度,组内教师制定个人教学计划。 

2、至少每周一次集体备课组活动,能全员参与,按时进行,备课流程规范,讨论问题有针对性和实效性。集体备课做到时间、地点、中心发言人落实,有集体备课活动记录,实效性强,不流于形式。 

3、组内教师有完整的教案。教案书写 规范美观、教案内容设计精心,体现集体备课,凸显教学特色。  

4、备课组能结合工作实际,自觉学习教育理论,不断更新教育观念,努力掌握新的教学理论、教学手段和方法,能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。 

5、按学校要求执行备课、上课、作业批改、课外辅导、练习测试等方面的教学常规要求。 

6、备课组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,探索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,形成规范的课堂教学。 

7、组内教师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,有相应听课记录;积极参加评课活动,记录详实,有针对性的点评。 

8、组内有经验的教师能做好培养、指导青年教师的工作,青年教师所上公开课能得到听课老师的指导。 

9、组内教师能按时、按质完成期中、期末考试出题、监考、评卷、成绩统计、质量分析等工作。

二、评选方式

1. 优秀教研组(备课组)每学年评选一次。

2. 优秀备课组的评选:备课组先按照《银川北塔中学先进教研组(备课组)评分细则》自评,教务处审核后,以评分细则量化成绩排序产生。

3. 优秀教研组的评选:在满足前文所列的“优秀教研组评选条件”的基础上,以备课组的评比结果为基础,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

 

 

 

附:银川北塔中学优秀教研组(备课组)评分细则

 

 

 

银川北塔中学

 

 

银川北塔中学优秀教研组(备课组)评分细则

 

考核

考核细则

分值

(10)

遵纪守法(3)

遵守国家法律,遵守《教师十不准》,无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言行。

 

爱岗敬业(3)

组长工作积极、负责。全组教师敬业爱岗,服从学校安排。

 

团结协作(4)

严谨治学,教学民主;信息互通,资源共享;团结协作,关系融洽,凝聚力强。

 

(65)

计划与总结

(5)

制定并及时上交学期备课组工作计划、期末总结,以及教务处指定的各种材料。计划内容详尽(教研安排、集体周备主讲、教学进度),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,总结实事求是。(迟交1次扣0.5分,不交扣3分)

 

导学案编写

(10分)

1、编写质量(6分)。符合大纲要求,符合学生实际,体现创新精神。

2、落实情况(4分)。能及时进行归类整理并及时上交(电子稿、纸质)

 

集体备课

(10)

1.每次活动做到“三定”(定时间地点、定中心发言人、定内容落实),“四有”(有主题、有主讲、有记录、有实效)。

2.材料充分、记录详尽(中心发言人的书面材料、集体备课教案)。

3.二次备课充分,并有一定的教学反思。(未组织集体备课每次扣3分,除请假外参加人数不齐每人次扣1分)。以上均以教务处的检查登记为依据。

 

各级各类公开课(5分)

     组内教师能够积极承担公开课:校内公开课,1/人次;校际公开课1.5/人次;市级公开课2/人次;区级公开课2.5/人次;国家级3/人次,加满为止,(同此活动只取最高奖项)。

 

作业

10分)

组内无私自订购资料,无乱收费现象,发现一起扣2分。

按要求布置作业,有做必改,有改必评。次数不足扣1-5/人次;批阅粗糙扣1-4/人次;没有评价扣1-3分人次

 

教案

10分)

按课时备写教案,教案篇数不够扣1-5/人次;教案不详扣1-4/人次;教案格式不规范(无三维目标、无板书、无反思、无步骤等)扣1-3/人次。

规范上课

(10)

     按时上下课,不自行调课(1—3分);上课不迟到迟到、不早退(1—3分);不旷课(4分)。最终结果均按人均计算。

 

组内听评课

(5)

按要求完成听课任务,每人每学期20节,有听评课记录,评讲及时,并有意见和建议。

未听满20节,每人次扣1分,造假一经发现每人次扣3分。

 

(15)

考试成绩

(10)

每一学科比较同层次班级的考试平均分,均分差小于等于5分加5分。

命题无明显错误加5分,试卷出现编写问题视情况扣除1-5分。

 

师生获奖

(5)

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科竞赛,并取得优异成绩。市一等奖得3分,二等奖得2分,三等奖得1分(个人项目不得分)

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业务评比活动(校级、市级、区级、国家级分别加0.5、1、1.5、2分)

 

(10)

教改课题(5)

组内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改项目和课题研究,申报加1.5分,立项加3分,获奖加5分,三项不累加。

 

论文案例

(5)

    外出参加教研活动,积极撰写论文、报告,并在教研组内或全校会议上交流。交流1次得1分。教师积极撰写论文,校级获一等奖得0.5分,市级获一、二、三等奖得1.5分、1分、0.5分,在校刊上发表论文加1分,其它期刊发表论文每篇1.5分。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加2分.

 

备注:以上各项内容得分均封顶。